跟著武漢市方艙醫院陸續閉艙,治愈出院的病癒人員統一轉入定點病癒驛站隔離觀測。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119黨員突擊隊近百名救火員進駐病癒驛站執勤服務。這群大多是90后00后的青年救火員,蒙受起了病癒人員接轉入住、一日三餐配送、生活物資采購、環境衛生清理等一系列保障服務任務,成為繁忙在病癒驛站的全能服務員。
高興:我們接您回家
今日上午又有52名病癒人員需要轉送到普安山病癒驛站,時間緊、任務重,大家互相搭把手,動作麻利點。正在給隊員鼓勁的是江夏區消防救援大隊119黨員突擊隊的姜恒。 剛開始,我們是把確診、疑似人員轉送到醫院或者隔離點,目前是把病癒人員從醫院接到病癒驛站,心情是不一樣的。看著他們病癒,固然我們持續征戰,但開心之余有使不完的勁兒。1992年出生的姜恒引領12名隊員已完工人員轉運勤務36次,轉運人員746人次。
我們不只要把病癒人員安全送到,更要讓他們有回家的感到。一次轉運解散后,救火員徐寧波發明一位年過七旬老人站在門外久久不愿入內,細心的小徐當即上前查問場合,本來老人患有恐高癥,不能住在高樓層。小徐當即聯系現場工作人員調和,把老人規劃在了一樓住宿。只有他們寬心地住進去,我們才能放心離開。 樓上有個腿腳不便,能不能幫幫忙?救火員王磊、宋康二話不說,當即上樓,一路背著老人上車,到了病癒驛站,又特意吩咐醫護人員照顧好老人。看著病癒人員露出滿意的微笑,我們的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姜恒老虎機贏錢怎麼做說。 我們回家啦!3月14日,湖北大學病癒驛站第一批170名病癒隔離人員解散了14天會合隔離觀測后康健回家。看到這麼多病癒人員高興地回家,我們和他們一起分享戰勝病魔的快樂,這讓我一生難忘。現場介入執勤服務的北京森林消防救援機動支隊援漢救火員王剛動情地說。
貼心:有難題找消防
我把自己的手機號貼在每層樓的飲水機旁,大家有難題就會和我聯系。1991年出生的程煉,是武漢市漢陽區消防救援大隊119黨員突擊隊一名隊員,也是長江工程職業專業學院病癒驛站里最繁忙的人。每日至少要接到40多個請求援助信息,一班下來手機量幾乎消耗殆盡。
你幫我買的香蕉和橘子已經接收,極度感激你工作的細小與吃角子老虎機體驗金網站關愛!64歲的李阿姨患有低血糖并伴有身體缺鉀癥狀,醫生發起她多吃香蕉等水果增補糖分和鉀。這可難壞了不會上購物的李阿姨,她嘗試著向小程請求援助,很快8斤香蕉、6斤橘子就送到了她手上。羅振華是江蘇宿遷市消防救援支隊二級指揮員,因春節回武漢探親而滯留下來,他第一時間參加由300多名救火員組成的應急控制部援漢老虎機機率設定突擊大隊,在華夏理工學院病癒驛站擔任勤務保障服務工作。 71歲的李婆婆行動不便,因床上墊子太薄,腰疼得受不了,自己手機充器也不提防遺失在醫院了,老人著急得哭了起來。羅振華當即拿來自己手機充器、找來兩床墊子給老人鋪上。他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存在老人的手機里,備注救火員,這樣,李婆婆有難題就可以給我打話,我來幫她辦理。
羅振華在驛站創建了消防管家群,為病癒人員架起一座暖心的溝通橋梁。這樣我們就能隨時掌握他們的需求,服務就會更及時、精準、順暢、周到。 病癒驛站里的許多人會遭遇這樣或者那樣的小難題、小疑問需要協助、辦理,我們把他們當家人,最大限度地協助他們。漢陽區消防救援大隊聞杰是長江工程職業專業學院病癒驛站擔當人。
第一天送餐時,細心的聞杰發明嚴婆婆、黃婆婆因患有糖尿病,不能喝含糖的酸角子老虎機獎金豐富奶,他當即把自己和隊老虎機破解技術員手里的純牛奶送到婆婆們手中。隨后,統計出整個驛站共有8人需要純牛奶,聞杰當即聯系配餐公司調和辦理。他們很快就給我們更改了純牛奶,在這里感到像家一樣暖和。提起這件事,黃婆婆興奮地說。
我們消防站共有15個人在這里執勤,隊員中‘90后’有11人,‘00后’2人,平均年齡不到24歲,許多人在父母、家人眼中還是個孩子,但工作起來,當真、懇切,沒有半點兒嬌氣。聞杰說。 有難題,找消防。已經成為驛站里最其實、管用的一句話語。
暖心:我們都是一家人
在病癒驛站,一些病癒人員常有情緒不良、心情消沉的場合。執勤救火員們用貼心和暖心的服務來疏導他們,把驛站變成暖和大家庭。 沁沁,別哭,立刻就可以見到你爸爸啦!武昌區消防救援大隊張偉,抱著2歲的小女孩沁沁一邊安撫一邊上樓。 3月6日晚,武昌火車站漢庭旅店病癒驛站迎來一位小朋友沁沁,她爸爸、媽媽先后確診新冠肺炎進入方艙醫院治療,她和外婆因親暱接觸進入隔離點觀測。沒想到沁沁的外婆后來也被確診,2歲大的沁沁無人照顧,指揮部決意將孩子送到已經病癒的父親自邊。
病癒驛站每日吃的是統一盒飯,張偉主動調和送餐公司,給小沁沁專門定制了蒸雞蛋、面條等兒童餐。剛剛來到陌生環境,沁沁常常哭鬧,我們就湊錢買了小狗玩具、彩色鉛筆、一大箱子零食和水果送給她。張偉說,小孩子很可愛,但願讓她在這渡過一段喜悅工夫。
74歲的彭婆婆患有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生活不能自理,她的日常關照工作就落在了武昌區糧道街如家旅店病癒驛站唯一的女性、武昌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文員李婷婷身上。
彭婆婆就像一個老少孩兒,給她喂飯、換衣服都要哄著。李婷婷每日細心地給彭婆婆清理大小便、更改床上用品和貼近衣物、送水喂飯。我就把她當成自己的親人,這樣一切就變得天然了。 剛來病癒驛站時還是有些懼怕,一天會量多遍體溫。李婷婷的家就在病癒驛站鄰近,她的媽媽每日都要隔著封鎖小區的木板縫看一看女兒,親身確定一切安好,才肯放心。
細心:守護好驛站平安
您一定不能在屋內抽煙,別陰礙您的康健,也避免可能觸發火警。武昌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孫德輝在收送外賣時,發明王先生買入了一盒香菸,他通過話、上門反復勸說,直到王先生決意戒煙。 大家要待在自己的房間里,不要串門,安全用,防範觸發火警。同在長江工程職業專業學院病癒驛站執勤的朱良琛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救火員,1997年出生的他,大學結業后來到武漢消防工作。我們把青年人組織起來,教他們滅火器材的採用想法和如何組織驅散逃生,假如遭遇特殊場合,可以第一時間處置。在病癒驛站執勤的每一名救火員都像朱良琛一樣,定時開展消防安全巡查,不放過每一件消防設備器材是否完好、每一個消防通道出口是否通暢、每一名病癒人員是否違規用、抽煙用火等。 驛站的公眾空間每天遲早各開展1次消毒。執勤時期,朱良琛和隊友們嚴格執行防疫要求。我們依照‘進站前全面消毒、住站時每天消毒、出站后終末消毒’原則,對驛站進行科學環保精準的消毒,確保病癒驛站消防、防疫雙安全。朱良琛說。病癒驛站是病癒人員戰勝病魔后,開啟康健新生活的第一站,每一名介入執勤服務的救火員都備感責任重大、使命榮耀。病癒驛站里充實著家的溫馨、愛的暖意和重生的氣力,這群90后00后青年救火員們,在病癒驛站里,補上了自己沒做過家務的活兒,盡到了一名救火員應盡的職責和使命,也顯現了新時代年輕人該有的供獻和負責。相信每一名曾經在這里戰斗過的救火員,都會因自己曾是病癒驛站里的一名服務員而感覺驕傲和自豪。(經濟-常理通信員魯璟琳)